数据包(ToS)和数据帧(CoS)的分类
DSCP(区分服务代码点)这种标记在frame中和packet中本身就存在,frame中存在CoS字段,packet中有ToS字段Cos字段:正常的以太网frame中是不存在标记的,但是Dot1q的frame中有三个bit定义服务级别,一共有8个服务级别,其中6个服务级别可以使用。CoS6 和Cos7是预留的。一般可使用的是Cos0-Cos5。Cos5一般被应用于语音。
Tos字段:针对于数据包,有两种标识服务类型的方法(如下图所示)分别是IP precedence(ip优先级)和DSCP(区分服务代码点)
在ip precedence 有8个位用于标识数据包,分别是0—7 ,7为最高。DSCP(区分服务代码点),它使用tos中的前6个位,即DS1-DS5,(如上图所示)定义了0-63一共64个优先级说明:关于数据包的标识,实际上就是通过更改这些优先级字段将这些数据分出种类来,即便是上面的图标中有所谓的什么0-7优先级,好似7要比0就会优先级大一些,但是一定要清楚这只是区分,执行的策略要靠后面的队列机制来解决,实际上之所以这样定义优先级我认为只是为了制定一个共同遵守的类别优先标准,没有实际的意义,真正的操作是在配置上针对于不同优先级采用的措施——例如在队列里面使用什么标识的数据包属于什么队列等等。
{:6_290:} {:6_290:}{:6_290:}{:6_290:} 没有图呀
页:
[1]